【耐火材料網】
今年上半年,面對市場需求減弱、供需矛盾失衡、經濟效益下滑等困難和挑戰,建材行業企業堅持攻堅克難、積極應對,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為行業發展積蓄新的力量,積極促進建材行業質的有效提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至6月份,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0.4%,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繼續回落0.2個百分點,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8個百分點,扭轉了2022年的下降態勢,總體呈現恢復性增長。
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
數據顯示,6月份,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0.4%,降幅收窄。在重點監測的31種建材產品中,有11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20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增長產品種類減少。其中,規模以上水泥企業產量達1.9億噸,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水泥企業累計水泥產量9.53億噸,同比增長1.3%(同口徑),產量為2012年以來同期次低,僅略好于2020年同期水平。"其中,一季度需求有所回升;二季度需求減弱、旺季不旺,供需矛盾加劇,水泥價格持續低位下行,創出新低,尤其是水泥消費量比較大的包括長三角在內的華東地區和中南地區水泥價格跌幅較大,甚至部分地區水泥出廠價跌至成本線以下。"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陳柏林介紹。
陳柏林表示,雖然煤炭價格持續下降,且降幅大于水泥價格降幅,致使上半年水泥企業成本壓力有所減輕,但水泥行業盈利水平依舊慘淡,全國水泥價格低位下行。"預計上半年,水泥行業利潤仍將呈現同比大幅下降,降幅在60%左右。"
建材行業企業國際化合作不斷深化
"引進來"和"走出去"呈現良性循環。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建材商品進出口額達4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231.1億美元,同比增長2.4%;進口189.5億美元,同比增長30.2%。2022年建材行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8.7億美元,增長20.8%。今年以來,眾多外資企業加大在我國投資合作,涉及金額約100億元。同時,華新水泥、葛洲壩水泥、中材國際、科達制造等中國企業持續推動國際化發展,加快海外布局,在非洲、中亞、中東等地區建成了一批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生產線。不斷深化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了建材行業的發展空間。
科技創新助力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是建材行業企業上半年的亮點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建材行業創新投入保持10%以上年均增長速度;今年上半年,創新投入預計將超過609億元,同比增長13%。
與此同時,綠色低碳消費為建材行業增添新動能。在2022年以來開展的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帶動下,綠色建材市場消費潛力逐步釋放。今年上半年,綠色建材產品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其中電商平臺銷售近20億元,同比增長27%。新發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2223張,同比增長72.1%,獲證生產企業1115家,同比增長70.2%。截至上半年,總計發出綠色建材認證證書6054張,較2022年底增長58.0%。目前,綠色建材下鄉活動試點地區進一步擴大至12個,將更大范圍、更強力度釋放綠色建材消費潛力,增添行業發展動能。
隨著行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建材企業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圍繞"雙碳"目標,建材重點領域企業加快節能降碳改造步伐,持續提升重點領域能效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達到或優于現行標桿水平的水泥熟料產能占比約15%,比上年末提升約5個百分點。建材企業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建材上市企業ESG及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發布比例持續上升,今年已有58家企業發布報告,比2022年增加7家,較2021年增加16家。
來源:經濟日報